• <acronym id="g3hzx"><label id="g3hzx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<table id="g3hzx"></table>
    <bdo id="g3hzx"><noscript id="g3hzx"></noscript></bdo>
  • <pre id="g3hzx"></pre>
    中國鐵路發展概況
    發布時間:2020-07-16 瀏覽量:899

    一、我國地域遼闊,人口眾多,資源分布不均,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。因此,鐵路長期以來在中國交通運輸體系中一直起著骨干作用,而且由于鐵路的技術經濟特性,鐵路事業的發展對中國當前實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    二、中國第一條鐵路是1876年英商在上海至吳淞間修建的,較之世界上第一條正式營業的鐵路落后了51年。1881年清政府準許修建一條自唐山礦區至胥各莊10公里鐵路,掀開了中國鐵路建設的序幕。
           (一)1876年至1911年,清政府時期總共建成鐵路9100公里,其中,京張鐵路(北京至張家口)是第一條由中國人主持修建的鐵路干線。
           (二)1912年孫中山先生提出要修建16萬公里鐵路的規劃。這是中國最早的鐵路網布局設想。
           (三)從1911年至1949年,民國時期共建成鐵路17100公里,連同清政府時期,中國大陸共有鐵路26200公里。但由于戰爭破壞或其它原因被拆去3600公里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,中國大陸僅留下鐵路22600公里。
           
    (四)舊中國鐵路建設,不僅數量少、質量低,而且布局不合理,大部分在沿海地區,西南西北地區幾乎沒有鐵路。由于各條鐵路在管理上各自為政,限制了鐵路運輸能力的發揮。
    三、新中國成立后,中國人民政府成立了鐵道部,統一管理全國鐵路,組織了橋梁和線路恢復工程,并大力修建新鐵路,以保證日益增長的運輸需要。
           (一)在三年經濟恢復時期(1949—1952年),相繼完成了成渝、天蘭鐵路的鋪軌通車任務。接著又動工新建蘭新、寶成、豐沙。至1958年,恢復舊有鐵路1994公里,新建及修復第二線鐵路共1337公里,14個鐵路樞紐得到改善和加強。由于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,北京至廣州鐵路全線貫通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(不含地方鐵路及企業專用線)增加到26708公里。
           (二)從1958年至1965年,新建鐵路干線有包蘭、蘭新、蘭青、干武、黔桂鐵路都勻至貴陽段、京承、太焦、外福、肖甬鐵路等。建成第一條寶成鐵路寶雞至鳳州段91公里的電氣化鐵路區段。
           (三)“文革”期間,鐵路建設遭受了極大的干擾,但施工生產沒有完全停滯。建成鐵路干線有貴昆、成昆、湘黔、京原、焦枝等鐵路;還建成了南京長江大橋和枝城長江大橋。1976年底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為46262公里,其中復線率為15.7%。
    四、改革開放以后,國民經濟快速發展,鐵路客貨運量猛增,鐵路運輸能力全面緊張。八十年代鐵路建設的重點主要放在提高“三西”煤炭外運能力和加強沿海港口后方鐵路的運輸能力,特別是運輸“卡脖子”區段通過能力方面。在此期間,先后建成了京秦、大秦、兗石、新菏、
    皖贛、青藏鐵路哈格段、南疆鐵路吐庫段等鐵路新線。增建膠濟、同蒲、石德、隴海東段、京廣南段、滬寧等鐵路第二線,對豐沙大、石太、太焦、成渝、貴昆等鐵路進行了電氣化改造。到1990年末,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3378公里,復線13024公里,電氣化里程6941公里。地方鐵路達到4424公里。
    五、“八五”期間,我國鐵路建設以緩解運輸緊張狀況為重點,突出干線通道的建設。特別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以后,國民經濟高速發展,鐵路運輸緊張狀況加劇。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鐵路的發展,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鐵路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。
           (一)從1990年至1996年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增加了7129公里,達到6.49萬公里,其中包括合資鐵路3043公里,地方鐵路5210公里,國家鐵路復線為18423公里,電氣化鐵路為10082公里。京九、寶中、蘭新復線、浙贛復線、大秦線1億噸配套工程、侯月線、廣深準高速鐵路、北京西站等相繼建成投產,使路網布局有了較大改善,運輸能力得到提高,為國民經濟持續、快速、健康發展創造了條件。
           (二)“八五”期末,我國內燃機車的生產能力為600臺,電力機車為300臺,客車為3100輛(含路外工廠能力200輛),貨車為48000輛(含路外工廠能力9000輛)。
           (三)1992年8月,國務院批準中央與地方合資建設鐵路的政策。合資建設鐵路的政策實施,調動了中央和地方建設鐵路的兩個積極性,帶來了鐵路建設和運營體制上的變革,加快了鐵路建設速度,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。至1996年,全國建成的合資鐵路有三茂線、集通線、陽涉線、合九線、廣梅汕線、漳泉肖線、成達線、西 一、北疆線和孝柳線,正在建設的有廣大、金溫、石長、橫南、邯濟、水柏、朔黃等鐵路。
           
    (四)為解決鐵路建設資金短缺問題,1991年3月,國務院批準設立鐵路建設基金,并先后兩次提高征收水平。目前基金總水平達到每噸公里2.7分,每年可積累300多億元的建設基金用于鐵路建設。從1991年4月起國家相繼批準福建、四川、山東等省征收鐵路建設附加費,每年還可籌集6億元資金用于鐵路建設。
    六、1997年,全國國家鐵路預計全年可完成貨物發送量16.2億噸,貨物周轉量13050億噸;全年旅客發送量可完成9.2億人,旅客周轉量3500億人公里。1997年全國鐵路實施提速戰略,加強客貨營銷,提高競爭能力。4月1日新的鐵路運行圖實施后,優化了旅客和貨物列車結構??蛙囂崴?開行夕發朝至客車和貨運“五定”班列、集裝箱專列,受到社會廣泛好評;在全路積極推行計算機售票方式,提高了服務質量,緩解了旅客買票難乘車難的狀況。
    七、目前,鐵道部的管理體制仍為政企合一,實行鐵道部、鐵路局、鐵路分局三級負責的管理體制。目前全國國家鐵路共有哈爾濱、沈陽、北京、濟南、上海、南昌、廣州、鄭州、柳州、昆明、成都、呼和浩特、蘭州、烏魯木齊14個鐵路局及50個分局。其中,南昌、呼和浩特、柳州鐵路局實行由鐵路局直接領導基層站段的新體制;鐵路運輸企業進行了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嘗試,在廣州鐵路局進行了組建集團公司的試點,成立了大連鐵道有限公司,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、美國上市成功。
    八、“九五”期間,鐵路發展總的目標是,以建設大能力客貨運輸通道和打通主要限制口為重點,優化和強化路網結構,提高鐵路的綜合運輸能力和現代化水平?!熬盼濉逼陂g集中力量建設和改造一批對國民經濟全局有重要影響、在路網上起骨干作用的大能力干線,并建設部分地區性輔助通道,促進區域經濟發展。如南昆線、朔黃線、西安安康線、新荷兗石復線、水城株州復線、哈大線電氣化、南疆線、邯濟線、內昆線、粵海通道、蕪湖長江大橋等。計劃建設國家鐵路新線6100公里,既有線復線2700公里,既有線電氣化4300公里,地方鐵路1500公里。到2000年,我國鐵路總營業里程將達150000公里以上。2008年中國高鐵開通以來,高鐵客運量占整體鐵路客運量比重大幅提升,客運量比例從0.5%提升至56.8%。高鐵網絡的逐步建成加速了人員流動,有效帶動了高鐵周邊經濟的快速發展。從中長期來看,中國高鐵網絡密度將進一步增強,到2030年,高鐵密度將在2017年基礎上增加80%。
           
    目前中國已是高鐵大國,但從長期目標來看,“八縱八橫”的中長期高鐵網建設規劃完成率不足60%,中國高鐵發展空間依然足夠大,遠期還有近2萬公里的通車目標。短期來看,鐵路建設的5年規劃中,后兩年往往是通車大年,“十三五”規劃中的高鐵重點建成項目的59%將集中于2019-2020年通車。

           鐵路對于電源產品的需求包括鐵路軌道交通信號電源和機車電源,電源產品較多應用于鐵路機車,尤其是高速鐵路機車上。高速鐵路機車作為高技術的集合體,對于機車本身的各個器件具有嚴格的要求。高鐵機車幾乎所有部分都需要電源的穩定保障才能保持正常的工作。 因此,高鐵行業仍具有很高成長性,對電源行業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帶動作用。


    應用領域
    亚洲一级毛片无码无遮拦

  • <acronym id="g3hzx"><label id="g3hzx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<table id="g3hzx"></table>
    <bdo id="g3hzx"><noscript id="g3hzx"></noscript></bdo>
  • <pre id="g3hzx"></pre>